以创新型创业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
创业的本质是创新,只有创新型创业才会促进经济增长。当前,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,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。新时代新征程对推动“双创”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,应大力推进创新型创业,通过创业带动就业,支撑就业优先战略,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。
一、强化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建设,着力增强创业的创新基因
(一)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。加强改革统筹协调力度,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向提升体系化能力、增强体制应变能力转变。着力落实“军令状”“揭榜挂帅”以及科研经费“包干制”等机制。
改革科研经费管理和拨付方式,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、经费支配权、资源调度权。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,完善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特点的长周期科研评价机制。
(二)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。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、研发投入、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方面的主体作用。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,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,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探索者、组织者、引领者作用。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,推进科技型创新创业和中小企业创新发展,依托“互联网+”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、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。
(三)大力提升创新创业平台服务水平。建立众创空间质量管理、优胜劣汰的健康发展机制,引导众创空间向专业化、精细化方向升级,提升众创空间服务水平。继续扎实开展各类创新创业赛事活动,对活动中涌现的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加强后续跟踪支持。充分发挥“双创”示范基地引导示范作用,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国际合作。
二、优化提升创新创业环境,促进创新创业政策扎实落地
(一)进一步优化提升创新创业环境。引导金融机构有效服务创新创业融资需求,充分发挥创业投资支持创新创业作用,进一步拓宽创新创业直接融资渠道,完善创新创业差异化金融支持政策。深入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,加强事中事后监管,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,维护公平公正市场秩序。
(二)加大推进创新创业政策支持力度。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,聚焦减税降费,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,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。完善支持创新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政策,加大对重大创新产品和服务、关键核心技术的采购力度。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评估和风控体系,完善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,积极运用在线识别、实时监测、源头追溯等“互联网+”技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。
(三)着力解决政策落实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。发挥好推进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部际联席会议统筹作用,健全部门之间、部省之间的高效协同机制。鼓励各地方先行先试、大胆探索并建立容错免责机制。促进科技、金融、财税、人才等支持创新创业政策措施的有效衔接。细化关键政策落实措施,做好支持创新创业政策落实情况的专项督查和评估工作。
三、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,释放数字经济“双创”红利
(一)大力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。大力发展5G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,不断增强数字经济带动创新创业的发展后劲。继续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,充分释放数字经济对创新创业的赋能效应。加快推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,完善相应的软硬件配套基础设施,协调好相关产业配套工作,提高园区管理效率,不断提升园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能力。
(二)强化数字经济资源优化配置功能。以数字技术破除信息流动障碍,破除信息孤岛,打破信息不对称,增强人们对创新创业信息的获取能力,激发创新创业积极性。借助数字技术统筹全国资源,实现创新创业资源的统一、高效调配,充分挖掘和释放各地要素禀赋优势,提高资源使用效率,更好支持创新创业活动。
(三)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南北发展差距。警惕“双创”引致差距进一步拉大风险,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,加强南北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与互联互通,加强南方城市对北方城市的帮扶与带动。北方城市要大胆探索并建立容错免责机制,积极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,依托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,借助数字经济“双创”红利,大力发展创新型创业活动。
编辑:张辉